中國有“快車”無“馬歇爾”(社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歐洲行,屢有上百億美元大單傳出。對此,有歐洲媒體刊文稱,歐債危機為中國打開了投資歐洲的大門,并將中國大規模投資歐洲稱之為中國版本“馬歇爾計劃2.0”。
對于“馬歇爾計劃”一說,國內擁躉也不少,各路專家也一一解讀過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各種好處,比如,美國在“馬歇爾計劃”執行期間,其經濟增長率在7%至8%左右,那中國肯定也不止如此。
當然,更大的好處是歐洲,這正是他們苦等的結構性改革機會。歐債危機后,歐洲惟一的機會就是結構性改革,那些短期援助,只是止痛藥,債務沒有徹底的“消腫”,歐洲的傷口就好不了。
結構性改革如此重要,為什么歐洲國家不推行?因為結構性改革短期而言是收縮性的,降低工資,減少福利,金融去杠桿,短期會使經濟增速放緩,失業率繼續攀升,從而加劇社會和政治不穩定。
于是,后來堅持收縮政策的政客們,都被選民轟下臺了。但歐盟的問題依然存在,如此一來,“馬歇爾計劃”就是天降甘露了,用中國的錢,搞歐洲的基礎設施,或收購他們養不起的產業。如此一來,可謂一箭數雕:避免一味印鈔刺激消費,大量增大就業人口,緩解收縮帶來的社會對立情緒。
好處這么多,中國的“馬歇爾”快來吧?問題沒那么簡單。“馬歇爾計劃”背后是美元的全球化。用美元貸款,用美國制造,用美元結算,馬歇爾計劃能夠成功,實際是美元國際化的成功。因此,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要有收獲,就必須以人民幣的國際化為前提,但如此一來,就不會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
目前歐洲的幾大金融中心的確還比較歡迎人民幣,但這只是純經濟利益的考量。目前發達國家依然擁有貨幣儲備權和印鈔權,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甚至歐元的地位也沒有撼動。一旦人民幣地位上升到一定程度,難免受阻于各種各樣的政治干擾而寸步難行。
其實,大家可以回頭看看,中國與歐洲的那些炫目大單,到底是人民幣還是美元?很多人認為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就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這其實是大錯特錯。僅從經濟利益考量,這些投資收益真大于在中國西部投資的收益?
時不同,事亦不通。歷史上的“馬歇爾計劃”,與今天的中國“走出去”,完全是兩碼事。
首先,歷史上的“馬歇爾計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而歐債危機后的歐洲雖然實力有所下降,但在世界格局中仍然是極為重要的力量,遠遠未及戰后歐洲一片蕭條的情境。其次,中國與歐洲也并非盟友關系,甚至在意識形態領域,仍存在各種分歧與對立。甚至到今天歐洲還沒有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再次,中歐之間,并非封閉式的合作。過去美歐的“馬歇爾計劃”,無論表明上多么松弛,實際上都在警惕一個共同的敵人:蘇聯。
最為重要的是,中國與歐洲是平等的合作關系,并不等同于“馬歇爾計劃”中援助國與受援國的關系。貿然為中國帶上“援助國”的帽子,易在西方引起反彈,招致批評之聲。而事實上,中國也確實不是為了援助而去,中歐經濟存在巨大的互補性,歐洲有品牌、有技術,中國有產能、有資金,這才是中歐各種大單的最本質基礎。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對開拓和培育新的外需增長點的意義。但當下中國上下的共識是,中國經濟的關鍵在于轉型,即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增長方式,用內需的擴大來彌補外需不足。所以花費巨額外匯解決外需問題,目前并不現實。即使有類似的計劃,也是根基于中國內部的結構調整。
習近平主席在蒙古國訪問時說,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因此,中國“走出去”政策也好,“一路一帶”創建也好,不能簡單地將此理解成中國的“馬歇爾計劃”。正所謂“獨行快,眾行遠”,中國對外經濟合作,已經超越“馬歇爾計劃”的固有邏輯,有了更遠、更深的布局謀篇。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